美学者重估一中政策重新评估台海局势美台已秘密会谈九轮

★中美遏「独」维和有共识
★美专家评佐利克讲话:未必反映布什对华政策思路
★华盛顿的“中国心魔”
★胡布会晤取消之来龙去脉及后果
★美学者呼吁重估一中政策重新评估台海局势美台已秘密会谈九轮
★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宣言
★伊朗为什么只选择向中国靠拢?
★伊朗何以把美国当「纸老虎」?


★中美遏「独」维和有共识
美国与中国合作一起遏「独」维和,不牵涉台海问题国际化;若美国支持「台独」,即危害台海和平,才是干涉中国内政。
胡锦涛主席十三日在纽约与布什总统会谈时,主动邀请美国与中国一起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台湾方面和美国的政治学者解读为中国大陆邀请美国「共同管治」台湾海峡。有不少观察家表示讶异,认为胡氏这项倡议与北京历任领导人「坚决反对台海问题国际化」的传统立场迥异。也有政治学者研判,胡氏此项倡议对以往政策有重大调整,体现北京对美国在台海的既得利益有所承认和顾及;同时也是就两岸关系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便于北京领导层贯彻「发展第一,统一第二」的既定方针。由于外界的评论有不少误解误判,中台办及时作出了准确的解释。
澄清「邀美共管台海」
中台办副主任王在希最近在北京会见了香港传媒及台湾传媒驻港机构高层人员访京团,当被问到应怎样理解胡布在台海问题上的会谈时,王在希表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是中国人民内部的事,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这一点我们一直是强调的。中美之间有过三个公报,美国一再表示将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多次表示不支持『台独』。所以,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一项共识,因为这不仅符合两岸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以及美国人民的利益。中美在遏制『台独』问题上有共识,也有合作空间。所以我们希望美国能够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继续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坚定地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共同维护台海地区和平。但是,这不牵涉到台湾问题国际化的问题。」
王在希这个回应很清晰。概括来说,就是美国与中国合作一起遏「独」维和,不牵涉台海问题国际化;若美国支持「台独」,即危害台海和平,才是干涉中国内政。
民进党扁政府一向主张台湾问题国际化,既然他们把胡氏的倡议理解为大陆「邀美共管台海」,不是正中下怀吗?但他们的反应恰恰相反,不惜以「北京放弃内政不容外国干涉的原则」为藉口,进行嘲讽和抨击。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他们心里明白,问题不在于大陆「邀美共管」台海,而在于北京促美共同遏阻「台独」,是针对他们继续推动「法理台独」的战略部署,因而他们如闻丧钟一样惊惶失措。正如王在希指出,中美两国在遏「独」维和上既有共识,也有合作空间,若美国接纳胡氏的倡议,在这方面形成合作机制乃至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将降低或改变「美日安保共同宣言」把台海列入战略目标的意义和作用,使「台独」势力失去唯一的「战略同盟」依靠。美国一向自视为台海现状的「裁判者」和「管理者」,对其在台海的战略利益决不会轻易放弃,对此北京当然有自己的原则和看法,但在策略上和做法上,胡氏极其灵活、务实地顾及美国的既得利益,因而也达到了最大限度把「台独」势力孤立起来的战略目标,所以民进党扁政府已感觉到大事不妙。
中美关系已非「双不确定」
台湾学者朱云汉在八月十五日发表的《美国的踌躇,台湾的悬空》一文指出,美国现阶段希望两岸关系维持一种僵而不破的局面,不宜太紧张,也不需要太缓和,太紧张容易导致失控,太缓和会减低台湾对美国的安全依赖。目前美国只能将台湾放置在一种战略悬空状态,因为美国自己也还没有摸索出回应中国大陆快速崛起的最佳战略对策。美国仍无法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意涵做出决断性的结论,因此其中国政策也将持续在偏重围堵与偏重交往两者间来回摆荡。美国七月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指中国正面临一个「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其实这种描述乃是美国自身战略处境的一种心理投射。
这个论述相当中肯,前陆委会副主委、现任欧亚基金会副执行长黄介正认为,台湾正面对中美均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的「双不确定」情势。但形势发展很快,在朱、黄两位论述发表个半月后,「双不确定」已变为「双确定」了。在胡氏向布什提出中美共同维护台海和平后仅一个星期,美方就作出积极回应。本月二十一日,主管美中关系的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并不寻求传播激进的反美意识形态,中国也不相信其前途取决于从根本上推翻现有的国际体系。简言之,今天的中国不是昔日的苏联。佐立克指出,冷战理论和实力均衡政策都不适用于美中关系,「我们与中国相互间的联系太多,我们无法疏远中国」,「既然过去的理论都不适用,那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中国?」答案就是美国期许崛起的中国能履行国际社会一分子的责任,希望与中国开展和加强合作。
佐立克虽然亦说到美国对中国有「一锅子快要沸腾的焦虑」,但已不再强调「中国威胁论」。他发出的信息显示,美国对于中国崛起可能危害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的疑虑开始降低,而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布什政府,亦倾向选择与中国对话与合作、建立互信、实现双赢的路向,而非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遏制中国的对抗之路。这即使不能说是美国回应中国崛起的最终确定的战略对策,至少也是布什政府经过多年摸索后得出的结论。中美关系发展最近出现「双确定」的信号和信息,与近期双方合作取得重大成果有直接关系:
一、「胡布会」频密进行,有利增强互信,并为中美各方面的实质关系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八月初,副外长戴秉国与副国务卿佐立克在北京展开首次战略对话,就是落实去年十一月「胡布会」提出的中美定期举行高层对话(半年一次轮流在两国举行),显示布什赞成胡锦涛的提议,将两国各项合作与分歧的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的对话平台,寻求有系统、有机制的、全面性的协调与控管。
与中日友好对美更有利
二、中国大力促成的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无论在会期时间、会谈形式的多样性及具体成果方面均有突破。在六方会谈框架内的双边会谈密集,形成了独特的「会中有会」,而且在谈判时间上不设限,没有出现以往那种谈不拢就算了的局面。此轮会谈在本月十九日通过共同声明,朝鲜首次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及核计划,尽快重返《核不扩散条约》。虽然出现「各自表述」分歧的情况,但仍然是一大成就,因为这个文件共同表述共识,至少缓和了局势的恶化,并使这个机制有继续运作的可能。此一进展还有可能使六方会谈日后形成一制度化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故台湾方面担心,「这是否会导致台湾边缘化,在此机制中被其他大国左右,尤其是中共一直在六方会谈中扮演关键角色」。
三、在九月十三日「胡布会」上,胡倡议美国与中国共同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布什重申坚持一中政策、遵守三个联合公报和反对「台独」,佐立克接着在理论和战略的高度作出论述和回应,显示布什政府已接纳胡的倡议,在实质上弱化或改变「美日安保共同宣言」把台海列入战略目标的意义和作用。美国为了能有效掌控亚太事务以确保其霸权地位及战略利益,也为了维持其「台海现状管理者」的角色,需要在亚洲寻找可靠的盟友和代理人。就如同英国在欧洲扮演的角色一样,日本已成为「亚洲的英国」,即美国在亚洲的忠实盟友。但在中美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合作建立后,对美国来说,「美日同盟」与「美中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就不是二择一的单选题,而是唯二选择,即同时与中、日维持良好关系对美国更有利。在这种战略架构下,美国将发展出一套更精细的操作机制,更有效遏阻「台独」和维持台海现状。如此,民进党陈水扁执政领导的台湾,就由「战略悬空状态」,走向「战略边缘状态」。
「台独」没有战略空间
在现时的国际大气候和大战略背景下,陈水扁实际已无「战略」可言,无论是战略战术问题大多是美国为他下指导棋,庞大军购案就是典型例子,扁府在军购上尽量满足美国的勒索,是为了得到美国「协防」,但由于在野党和民间强烈反对,军购案至今仍未能提上「立法院」审查。美国国防部官员最近虽然威胁:「如果你们不能扞卫自己,美国也不能协助防卫你们」,已充分暴露了美国协防台湾是假,以军售牟取暴利是真。台湾当局如果还有点「战略意识」的话,只要回到「九二共识」基础与大陆对话,改善两岸关系,美国就不敢如此蛮横霸道、予取予携了。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林修祺/资深台湾问题评论员)
★美专家评佐利克讲话:未必反映布什对华政策思路
  美专家评佐利克对华政策讲话———“未必反映布什对华政策真实思路” (记者 曹卫国 )
  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21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一次集会上就美国对华政策发表的讲话引起外界广泛关注。甚至有外电猜测,佐利克的讲话显示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思路出现变化。此间部分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佐利克的讲话显示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者对中国国情与现实了解的肤浅,未必反映布什总统对华关系的真实思路。
  佐利克在讲话中表示,美国今后应把对华政策的重点放在“鼓励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上。佐利克的讲话被认为是布什政府高层官员迄今对中美关系最全面的阐述,并将成为布什第二个总统任期内对华政策的纲要。
  带有明显鹰派特征
  美国克莱蒙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汤本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佐利克的讲话折射出目前布什政府外交政策制定者对中国国情了解的肤浅及其外交手法的“粗糙”,而这种带有明显鹰派特征的外交思路最终会损害美国的长远利益。
  佐利克的讲话中不乏对中国的赞美之词,例如,他肯定中国已成为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国,赞扬中国在主持朝核问题国际会谈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指出如果没有中国的合作,美国将无法维持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然而,他讲话所包含的潜台词却是对中国这条苏醒中的巨龙的担忧和顾忌。
  据汤本推测,今年年初被任命为美国国务院第二号人物的佐利克在此时抛出这个讲话,极有可能得到了国务卿赖斯的授意。美国国务院对佐利克的这一讲话相当重视,提前向新闻界公布了他的讲稿。汤本认为,赖斯作为当前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政者,其研究前苏联政治及强权政治的专业背景决定了她对中国百多年来的政治格局来龙去脉的陌生,以及对中国政治内在动因的陌生,加之其对外交事务的陌生,这或许可以解释她在与中国领导人的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而这种情况是在她的前任鲍威尔身上所没有发生过的。汤本用“年轻气盛”和“少不更事”形容赖斯及其手下的外交政策制定者,并将赖斯执掌国务院之后的对华外交政策现实称为“历史的无奈”。
  布什父子的“中国缘”
  汤本称,他个人认为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积极友好的,与中国发展关系和加大合作的思路不会改变。他说,从老布什开始,布什父子两代总统个人经历中深刻的“中国缘”对他们执政期间的对华政策不无影响,这一点往往被许多研究美中关系的学者所忽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老布什曾以美国海军飞行员的身份在太平洋战区参加对日军的作战,并有死里逃生的经历,他又是美国历史上在中国居住时间最长的总统(老布什上世纪70年代曾担任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这种常年积累的对华友好情结对小布什会有深刻影响的。汤本说,他的一位曾在布什总统身边当过高级幕僚的学弟亲口向他证实,布什去年有一次在听取白宫情报官员有关台湾情况的汇报时,确实如后来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以脱口而出的脏话表达对台湾当局领导人坚持强硬“台独”立场的不满和厌烦。汤本认为这能从侧面反映出布什总统本人对中国人民的好感。
  汤本说,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与布什的会晤所体现的中方对美政策新思路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会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之间的战略合作,尤其是在台海问题这个两国关系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汤本以“强势作为、方式柔和”八个字概括中国对美政策的微妙变化。
  显示居高临下姿态
  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国际政策太平洋顾问会会员、著名亚太问题专家汤姆•普雷特近日也撰文评述佐利克21日的讲话。普雷特认为,佐利克的对华政策讲话似乎显示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这是中国方面所无法接受的,佐利克对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演讲的本意或许是要描述布什政府友好的对华政策,然而他的讲话并没有取得预定的效果。
  普雷特写道,中国确实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中华民族是骄傲的民族,中国的历史比美国悠久很多,美国在向中国提建议的时候,不仅要在内容上、而且要在语调上更多地斟酌。
★华盛顿的“中国心魔”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5-09-29): 中国崛起的幽灵再次萦绕在美国政府心头。这是我在美国逗留了一周后得出的主要结论。美国决策者的注意力再次转向了中国。的确,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与崛起的亚洲巨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但如果美国政府坚持认:为,变革的责任仅在中国身上,那么这场争论就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美国也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全球定位。
  我在一次会议中直接感到了美国政府对“中国问题”的敏感。这场会议标志着布鲁金斯学会 (Brookings Institution)富有想象力的新的中国项目的启动。该计划有个值得称颂的目标,即同目前在华盛顿出现的对华敌意进行斗争。
  要列举美国人焦虑的例子实在太容易了,但美国可以理性地将中国的复兴视为成功。的确,这正是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Robert Zoellick)上周所说的。
  正如佐立克先生指出,自 1978年以来,美国一直支持中国对世界和世界经济的开放。此外,“我们的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中国龙脱颖而出并融入了世界大家庭。”新加坡的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则拓展了该观点:“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秩序的主要制定者,应该第一个庆祝中国所取得的进步。”**
  然而,许多美国人恰恰没有感到有什么值得庆贺,他们只是通过佐立克先生所谓的“恐惧镜头”来看中国。因此,佐立克先生的讲话就有了两个听众:显而易见,中国是一个,更重要的一个则是美国自己。
  佐立克先生告诉中国,它需要改变的既不是它现在的样子,也不是它想要变成的样子,而是它的行事方式。佐立克先生提出,如果中国要成为“负责任的利害关系人”,就需要考虑对全球体系的责任。他列举了如下例子来证明中国不负责:“锁定”能源供应的重商主义企图;支持声名狼藉的产油国(如苏丹);容忍对知识产权的“猖狂盗窃”;激增的经常账户盈余;中国对完成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应做出必要贡献,而且在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负有潜在责任等。
  佐立克先生对中国角色的评论很有力,但更重要的仍然是他就美国应有的恰当回应所说的(和没说的)一些话。他强调,美国“欢迎一个自信、和平、繁荣的中国”。但很多美国人不赞同这一观点,一些人将中国视为新的苏联;还有人将中国视为再生的19世纪的德国。
  但中国不是苏联,它既没有散布反美意识的企图,也不在全球范围内对抗民主、反对资本主义、颠覆国际体系。同样,19世纪末期欧洲强权政治间的平衡也毫无意义,它在当时导致了灾难。正如佐立克先生所说,今天“我们的相互联系太紧密,无法疏远中国,不能指望在亚洲扶持其它大国来对抗中国”。更糟的做法是试图完全阻止中国的发展,这不仅缺乏道义,而且还会引起真正的灾难。
  但仅仅避免此类愚蠢行为是不够的,美国必须重新考虑其行动的系统性后果。
  毕竟,很多美国人现在都会接受美国在全球恰当角色的如下观点: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以及独一无二的道德力量,既有能力、也有权利按它认为适合的方式在世界舞台行事。他们认为,美国不仅在规模和力量上高人一等,而且作为道德代理人亦然。该观点有两大缺陷:首先,美国以外少有人赞同该观点;其次,此观点不能巩固合作的全球秩序。
  美国的确是过去几个世纪列强中最温和的,即便如此,还是不难列举其愚蠢的行为,甚至更糟的行为。出于这点原因,美国以外很少有人屈服于美国渴望的绝对权威。
  此外,行动原则必须公平地适用于地位相同的任何人,而上述主张与这一要求相矛盾。这在社会中是真理,在社会与社会间也必须是。因此,以“我该做我想做的,你也该做我想你做的”作为行动基础并不具备正当性。
  然而,美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 (Donald Rumsfeld)去年6月份提出的问题中,恰恰包含了这种双重标准。他问道:“由于没有国家威胁中国,人们必定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不断增长的投资?为什么军购持续增长?”
  对此,中国可以振振有辞地反问:美国为什么在军事上所需的开支,相当于全球其它国家的总和?美国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为邻,为什么还觉得如此受到威胁?美国对此的回答将是,因为美国有保证世界和平的特殊责任,而且无论如何都不会威胁其它国家。中国接着会问,是谁推选美国成为全球警察,而且鉴于美国对是否(以及如何)遏止中国崛起展开了公开辩论,它凭什么将自己的国家安全交给美国呢?
  总之,中国将把美国的行为和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国际秩序的道德标准。如果美国想当然它有权用武力消除远方的威胁,并据此行动,那中国肯定也会这样做。一个单边主义的美国,肯定也会面对一个同样单边主义的中国。因此,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中国如何成为负责任的利害关系人,而是美国自己如何成为负责任的利害关系人。
  美国在决定任何行动时都必须自问,它是不是想让中国在今后10年也这么做。这是关于美国全球角色的基本辩论,将来必须予以考虑。美国需要决定,它代表的是普遍原则的权力,还是单边行使权利的原则。此外,美国这样做的时候,应该料到,它最终将面对的中国也不会比自己也好多少。
作者:(英国)马丁.沃尔夫
★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宣言
上周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纽约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会发表了一个长篇演讲,题为《中国向何处去》。这是赖斯担任美国国务卿以来,也是美国总统布什第二个任期以来,美国官方第一次发表这样的政策宣示。佐利克这个演讲选择在胡锦涛与布什在纽约会晤之后不久发表,更加引人注目。
佐利克的演讲合中文六千多字,相当全面地总结了近三十年美中关系的发展,美国官方眼中的中国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前景,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设想。佐利克这份演讲很值得仔细研读和分析,现先将其中如果要点和主题词作一初步分析。
强调美国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佐利克强调了美国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他说:「大约27年前,中国领导人认真分析了国家的状况,对当时的情况感到不满。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家十分贫穷,同时也有意与世界经济隔离,几乎对所有的国际机制持反对态度。中国领导人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改弦易辙,决定『接受全球化,不再置身事外』。美国两党的七位总统注意到已出现的战略转移,努力促使中国融入国际体系,成为其中的正式成员。自1978年以来,美国还鼓励中国通过市场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我们的政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巨龙出水,融入世界。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关于臭氧层损耗的协议到核武器条约,中国都是一名参与者。中国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增长。无论在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电脑市场还是资本市场,人们每天都感受到中国的存在。」这个说法大体符合事实。
将中国与苏联作了区分
佐利克也有意从美国的立场,将中国与苏联这两个大国作了区分。他说:「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政策是隔离苏联,其内部矛盾导致了内耗。近30年来,我们的政策是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出来。其结果是,今天的中国绝非1940年代后期的苏联可比:
——中国不寻求传播激进的反美意识。
——中国虽未实行民主,但也不认为自己正与全球民主制度进行最后搏斗。
——中国虽然有时采行重商主义,但并不认为自己正与资本主义进行殊死斗争。
——最重要的是,中国不认为自己的前途取决于废除现行国际体系的基本秩序。事实上情况正相反:中国领导人认定,他们的成功依赖于与当代世界联网。」
佐利克的言外之意是,当年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与美国结成了事实上的反苏同盟,因此美国「鼓励」中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中国开放市场。但是,今天仅仅依靠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苏联已经解体。佐利克说:「我们与中国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但是,仅靠利益巧合建立的关系根基不深。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上的关系才能根深叶茂,常青不衰。」
首次明确表示美国的对华政策
什么才是美国官方所谓共同的价值观念?佐利克大段引用了布什的话:自由是美国的核心观念……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坚持布什总统所说的人类尊严不可剥夺的需要。25年前我曾在香港生活,从那时以来,我看见亚洲人民也要求获得更多的民主,也建立了更多的民主政体。胡主席和温总理的确也谈到中国加强法治和发展民主机制的重要性。我们并不想通过促进自由削弱中国。相反,布什总统强调,「9.11」的悲剧告诫人们,缺乏自由、不健全的社会可滋生致命的痼疾。布什总统在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就职演讲中指出,民主机制必须反映多样性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布什总统说:「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其他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自己争取自由,走自己的路。」生为中国人并不意味着与民主相抵触——不妨看看活跃的台湾政坛。日本和韩国已成功地将儒家传统与现代民主原则融为一体。
也就是说,美国官方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日韩那样的政体,才是具备了与美国「共同的价值观念」。美国官方作出这样的公开宣示,并且将这一点作为未来美中关系发展的基础,这是首次,而且佐利克也明确表示这将是未来美国两党共同的对华政策。
国际体系:美国担任董事长的公司
中国当然不会根据美国官方的要求,寻求「共同的价值观念」。美国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如果说上述内容还是属于意识形态,是「务虚」的部分,那么佐利克在演讲中所说的「我们需要促使中国成为这个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这里引用的美国官方的译文,佐利克原文中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原文是stakeholder,这个词也有「公司股东」的意思,佐利克显然是字斟句酌。这就很耐人寻味了,佐利克没有详细说明「国际体系」的定义,根据美国官方的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在美国人看来,国际体系是一个由美国担任董事长的公司,而中国现在是一个股东。中国在世界经济所占的份量逐渐增加,又是美国、日本和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佐利克的说法言之有理。
美国面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理
在演讲中,佐利克还多次给中国戴上「重商主义」这顶帽子,重商主义本来是用于形容英国16世纪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输入金银货币,现在却成了美国官方对中国的称谓,反映了美国面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矛盾心理和双重标准(对中国不强调贸易自由)。
美国确实在国际体系拥有主导地位。现在,美国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为未来的美中关系制订了原则,中国如何从战略的高度和战术的层面对此作出回应,将是未来中国处理对美关系的首要任务。
(来源:香港文汇报 何亮亮/凤凰卫视言论部副总监)
★胡布会晤取消之来龙去脉及后果
原定于本月六日登场之胡布华府会晤,不幸因纽奥良城惨遭暴雨袭击,淹没成灾,在举国惊震,哀悼声中,被美方低调宣布取消及无限期延缓之。按国际惯例,大凡一国,因天灾人祸,而断然取消外国元首之访问,乃礼之常情,勿庸置疑,亦无可非议。但为何将胡布会晤,无限期延之,原因何在? 令人费解. 当初双方既然同意会晤,并选定时间及行程,则表示有其会晤之充份理由,难道因此次美国天灾,此充份理由不再成立?
  据外界报导,胡布会晤,好事多磨,双方外交折冲,熬费周章。将原本善意之会晤,因彼此据理力争,毫不相让,而演变成讨价还价之政治交易。美方居心叵测,邀胡会布,提出下列地点及款待方式,任由中方选之。
  (一)布什德州牧庄,排除一切繁文缛节,代之以便装简餐,以便开怀畅谈,言所欲言。据称仅大国元首方获此殊遇。
  (二)白宫草坪,十九响礼炮迎之。但无国宴之款待及国会发表演说之礼遇。
  历经数月往返交涉,中美妥协,同意在白宫草坪,以二十一响礼炮,迎接胡锦涛主席,外加午餐,与国会两党领袖及工商巨头晤面。事后中美双方均有心结,咬定对方遥占上锋。美方欲取消会晤,但苦无借口,乃趁此天灾,提出之,中方立即欣然同意,如释重负。
  中方坚持,胡主席任上,首次访美,应获大国元首殊礼,此不仅为对胡主席个人应尽之礼,更为对全中国人民之敬意。因之二十一响礼炮,国宴,国会演讲,下榻国宾宾馆等,乃理所当然之礼遇,不容讨价还价。若缩水之,则有休辱怠慢之过。中方要求以 “正式国事访问” 规格处之,而美则视之为 “工作访问”,此乃双方争执之根源。众所周知,美日蓄意已久,千方百计,从中阻挠中国之和平崛起,打压胡主席之威望,诸如美售台武器,干涉中国内政,逼人民币升值,限制纺织品进口,禁欧盟及以色列售中先进武器,大肆喧嚷中国威胁论等,但无一奏效。中国国势,依然如旭日东升,普照全球。美方智尽计穷,无奈之余,乃出此下策;邀胡主席访美,但降格接待之,以挫其锐气。幸中方及时识破阴谋,拒绝与布在德州牧庄会晤,此乃明智之举也。夫美方以德州牧庄接待外国元首为 “殊遇” 之言,乃为瞒天过海之托词,真实理由为,布什厌恶繁文缛节,礼服宴会,爱着牛仔装,以求舒适。如美方以 “正式国事访问” 规格接待胡主席,必以国宴接风,在主宾杯恍交错之际,胡主席,可以心平气和,举杯祝贺美国国泰民安,但心直口快,虔诚基督信仰之布什,心怀叵测,恐愧于启口,恭贺中国国运昌盛。 据称被邀之外国元首,均为布什德州牧庄殊遇所惑,欣然下榻牧庄,因人地生疏,被布什玩于掌中。观昔日获殊遇之外国元首,诸如俄罗斯之普京,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施洛德,因话不投机,意见相背,早已分道扬镳,各奔前程矣!何殊遇之有?胡主席如下榻德州牧庄,着便装与布什过招周旋,恐无地利之利,易遭暗算。胡主席一向生活严谨,穿着适中,在国人心中已成定型。 如今以便装出现布什牧庄,又不习马术,马上布什与马下胡主席,如被偷照一起,登之于电视,报章之上,实有损胡主席严尊。不得不防之。
  如有人批评,胡主席不选择与布什在其德州牧庄会晤为失策,遭致布什生怨,借水灾为由取消会晤,笔者不敢苟同。夫此关系于全中国人民之尊严,绝无妥协余地。夫美反中人仕,以国会参众议员及布什政府右翼官员为最。胡布德州牧庄会晤,无济于事,不足以平息反中气焰。胡主席必坚信,唯有抱当年诸葛亮赴东吴,舌战群儒之心,与美反中人仕对决之。若中国之和平崛起,能为美方慎重思考之,则不虚此行。此乃胡主席选择华府与布什会晤之主因。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被布什及时以水灾为由,将华府会晤取消之。使胡主席英雄无用武之地矣。
  布什久陷伊拉克沼泽,进退两难,无法自拔,民心厌战,反对声浪,遍及全国。汽油高涨,怨声载道,布什民调,一落千丈。天公不作美,雪上加霜,洪水淹没新奥尔良,人畜伤亡,财产损失,估计将超越 911之惨案。然布什政府未能及时拯灾,全国上下,群起而攻之,导致布什灰头土脸,如丧家之犬。此时此刻,如期会晤胡主席而无斩获,将何以面对国人?此为胡布会晤,被美方取消之主因也!
  今后中美关系,不会因此次胡布会晤被取消而受影响。一切依旧,按正常管道运作之;美日继续联手,尽其所能,阻挠中国之和平崛起,而中国依然韬光养诲,沉着应战,以不变应万变。
  如布什十月访华日期不变,笔者建议,何不在中国内蒙地区,选一类似布什德州牧庄之地,为胡布会晤之处,选上数匹蒙古高大骏硕战马,一套合身中国特制之牛仔装,纵容布什,尽情驰骋一望无际之蒙古草原,憧景昔日成吉斯汗之丰功伟绩。布什在此心旷神怡之自然美景下,若受感召,顿开茅塞,认同唯有与中联手,方可维持全球之长期安定与繁荣,此则为胡布会晤之真实收获也。
  张子同 美国加州
《联合早报网》
★美学者重估一中政策重新评估台海局势 美台已秘密会谈九轮
凤凰卫视9月28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 美国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27日针对美国的一中政策举行座谈会,智库学者谭甚格呼吁美国重新评估一中政策,另外,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起草人白邦瑞也透露,五角大厦重新评估台海局势,美台官员为此已经举行了九轮秘密会谈。
传统基金会在华府举行“台湾海峡重组∶一个中国政策之外有没有其他切实可行的选择?”研讨会,制定军方对中国政策的重量级学者白邦瑞说,国防部正在重新评估台海局势,其中包括美国国防部的一些重要官员和台湾官员举行秘密会谈。
白邦瑞在会中说,这些讯息都是最近解密的一些文件透露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和台湾都否认有蒙特利会谈。那么谁参加了蒙特利会谈呢?美国副国务卿助理以及美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他们和谁举行了会见?当然是台湾“外交部”和“国防部”的高级官员。他们谈了些什么议题呢,机密。这样的会谈1997年以来已经举行了九轮。”
另外,亲台智库学者谭慎格也指出,美国的一中政策需要重新评估。他提出三点理由,“首先,我们应该承认,美国的一个中国的政策是有缺陷的,应该重新评估…其次,我们应该意识到,美国和中国在利益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从经济,到地区安全,几乎每一个领域,美国和中国的利益都有冲突。此外,美国应该评估中国在民主进程方面的趋势。”
与会专家也建议,美国应该继续支持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会议,应该要求APEC会议邀请陈水扁参加,允许美国官员和扁会面,可以进入华盛顿等。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美国的对外政策可以从意识形态领域,以及战略利益领域考量,美国对中政策应该在这两点取得平衡。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美国应该支持台湾的民主制度,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美国政府显然主要考虑的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与会的国会众议院台湾连线共同主席夏波也呼吁美国应该放弃一个中国的政策,不过他再促台湾通过对美军购案,他说,“我必须很坦率地表示,我对(台湾立法院)未能通过军售案感到非常失望。我强烈呼吁台湾民选官员尽快做出决定。我可以直接了当地说,如果(军购案)在最近的将来无法通过,很多美国国会议员将要重新评估对台湾的支持。”
【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bbs/plus_adv_get.asp?get=371
★伊朗为什么只选择向中国靠拢?
伊朗是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已经是铁定的了。现在伊朗必须着找个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来抵抗美国的侵略,在世界有影响的大国里,除了美国,还有俄国、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德国。但是伊朗为什么只选择向中国靠拢?
联合报指出,原因是伊朗吸取了伊拉克被美国打败的教训。沙达母当时认为,世界主要大国,英国是美国的帮手,显然是不可靠的;中国为自己的台湾问题忙碌,并在美国攻打南斯拉夫时被美国打击而不敢还手,显然也是不可靠的,显然中国没有敢与美国对抗的勇气;而法国和俄国,不仅是联合国的政治局常委,而且也是核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也很强硬,敢于反对美国。印度和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不足与美国对抗。因此,伊拉克选择依靠俄法两国来牵制美国以保全自己。
伊拉克当时的具体对策就是将本国的全部石油资源的一半,平分给法国和俄国来开发,使两国在伊拉克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不得不维护伊拉克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伊拉克又以用欧元代替美圆结算石油贸易,打击美圆霸权扶持欧元以取悦欧盟。但是事实证明沙达母错了,美国攻打伊拉克,俄法两国虽然反对,甚至在联合国美国攻打伊拉克得不到通过,但是美国还是攻打了伊拉克,并捉拿了沙达母。
中国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时几乎保持中立,主要是中国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与俄法德比,差距甚大。天塌下了有高个子顶着,中国抄什么心呢?
但是,中国不愿意在伊拉克与美国对抗,并不等于中国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翻脸。中国能够卵翼朝鲜和缅甸,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俄国在美国攻打南斯拉夫时态度软弱,已证明根本不敢与美国顶牛。中国则不同,中国屯兵朝鲜和缅甸边境,显示中国完全有抗击霉菌的实力和决心。中国人的国际道义感也比俄法强。
更重要的是,伊朗清楚的知道,如果美国占领了伊朗,中国将在战略上陷入危机。中国崛起的机会将很渺茫。美国打下伊拉克后,中国就不得不四处找石油,而且代价较前数倍。如果美国打下伊朗,中国不仅从伊朗进的1000多万吨石油没有来源了,等于中国也失去了一个稳定的石油供应地,将不得不在国际上花惨重的代价四处讨石油过日子。因此,中国和伊朗有惊人的共同利益,与法国和俄国比,伊朗对中国不仅重要十倍,而且不可缺少。
日前伊朗给中国巨大的石油贸易和约,必将大大刺激美国攻打伊朗的欲望,因而也将使伊朗的危机感更强烈,需要中国的帮助更迫切。中国完全可以在技术和装备上帮助伊朗,使其具备吓阻、挫败美国侵略的军事实力,并不是难题。
因此,伊朗选择中国靠拢中国,不仅是唯一的,也是现实可行的。法国和俄国,不过是叫得凶的纸老虎,并不敢真的帮助伊朗对抗美国。
★伊朗何以把美国当「纸老虎」?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本月二十四日在维也纳通过了由欧盟提交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草案。该决议对伊朗表达了较为强硬的立场,基本上是一份向伊朗施压的文件。决议通过后,伊朗反应十分强烈,伊朗政府立即发表声明,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决议是「非法」和「不可接受」的。伊外交部发言人还对支持该决议的国家发出警告,表示伊朗将重新考虑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关系。作为具体措施,伊朗已决定取消与印度签署的出口天然气协议,这将是对印度雄心勃勃的能源战略的沉重打击。近来,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态度明显趋强,尤其是对美国的威逼和施压表现出毫不退让的姿态。
国际压力有增无减
伊朗核问题所引发的国际争端,其真正的对立双方是美国和伊朗。布什政府在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后,早就想把伊朗作为下一个「收拾」的对象。但伊朗不同于伊拉克,欧盟在伊朗有着广泛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欧洲国家不愿看到美国主导伊朗核问题,尤其担心美国对伊朗动武。因此,德法英三个欧盟主要成员国主动请缨,出面与伊朗展开谈判。但谈判进行得十分艰巨和曲折,欧盟也显得有点不大耐烦。此次提交的决议草案包含了不少对伊朗不利的内容,如指责伊朗多次不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义务,认为伊朗隐瞒了核活动,并指出已出现了属于安理会职权范围的问题。决议还表示要将伊朗核问题在「未来不确定的时候」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国际原子能机构各成员国虽然对决议有不同看法,争议不小,但最终获得通过,表明伊朗正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
伊朗坚持不屈服态度
面对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压力,伊朗坚持不放弃核开发的立场。虽然与欧盟已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多轮谈判,但双方态度互不相让。伊朗显示出决不屈服于美国压力的强硬姿态。自新总统内贾德上台执政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立场和对美政策更显强硬。内贾德在本月赴纽约出席联合国首脑会议期间,处处展现出与西方较量到底的自信,并指责美国的强权政治。在开发核能问题上,内贾德更是表示决不放弃原有立场,并批评美国推行「核隔离政策」。
就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问题进行表决前,伊朗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展示了不少重型武器,包括远程导弹等。内贾德总统表示,伊朗将对外国入侵者给予毁灭性打击。阅兵式上展示的导弹还印有反美和反以色列的标语,致使欧盟国家的武官纷纷退场,以示抗议。
美对伊朗硬不起来
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真正对手是美国,伊朗最大的军事威胁也来自美国。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分析人士纷纷预测,美国有可能对伊朗动武。种种迹象显示,这种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布什政府内外政策上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在对伊朗动武的问题上,美国日益显得力不从心。与美国政府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相比,伊朗目前的地缘政治处境似乎并不坏。因此,在伊朗看来,美国看起来气势,实际上不过是一只纸老虎。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深陷泥淖,前景很不明朗,至今已消耗了美国大量精力。事实越来越证明,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得不偿失,反战浪潮此起彼伏。布什的国内政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虽然美国很想教训伊朗,但实际上无能为力。英国、德国等盟国也一直警告美国不要对伊朗动武。环顾整个国际环境,美国目前确实对伊朗硬不起来。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施君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