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大幅减员, 五角大楼仍称:可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01)★中国应该如何与“群狼共舞”?★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448&typeid=14
(02)★”美联储之忧”预警 中国需提防美经济”阵痛”外部化★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578&typeid=14
(03)★香港学者撰文分析:亲民党发生出走潮的原因★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873&typeid=14
(04)★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台湾民粹式“外交”★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886&typeid=14
(05)★本•拉登缘何突然抛出录音带?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967&typeid=14
(06)★美军大幅减员, 五角大楼仍称:可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982&typeid=14
(07)★一位海外华人质问:谁在误导中国人艳羡美国?★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5170&typeid=14
(08)★希拉克在吓唬伊朗还是暗中警告布什不要对法国乱来★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5172&typeid=14


(01)★中国应该如何与“群狼共舞”?★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448&typeid=14
近年来,中国人的国家利益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普遍认识到,“台独”、东海油气田问题、南海问题、马六甲海峡问题、钓鱼岛问题、我在外同胞被辱问题……都涉及到国家利益。借用苏联一位哲人的话“也许,你对战争毫无兴趣;但是,战争对你兴趣甚浓”,“也许,你对危机毫无兴趣;但是,危机对你却兴趣甚浓。”2006年,改变博弈结果的不是“困境”或“模式”,改变博弈结果依旧要靠实力的变更。
——————————————————————————–
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据中新网报道,如果将国家比作机器,那么能源就是维持其持续有效运转的动力。众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物以稀为贵,围绕着有限的资源,争得头破血流者有之,坐收渔翁之利者也不少。一言以蔽之,在能源博弈中,“能”者居之。
作为大国,中国与周边地区日本印度等国的能源博弈自然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关注。
——————————————————————————–
如何保护国家利益
另据环球杂志报道,国家领土与主权不受侵犯就是中国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利益。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台湾宣布“独立”,这不是外交途径所能解决的问题,就必须用军事手段解决。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石油虽然不属于国家的核心利益,但影响国家的安全。因此,我国石油运输航线是否安全就成为我国国家利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种重要利益,用以军事为后盾的外交来保护,将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只用没有军事支撑的外交保护,会显得苍白无力。
——————————————————————————–
军事防卫威慑范围须拓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为其自卫队提出要保卫海上“千里生命线”的任务。印度也为其海军提出要求,印海军不仅要战时完成作战任务,平时还有负起为商船队护航的任务。其海军也提出“远海歼敌”作战思想,以实现“印度洋控制战略”。
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的国家利益可能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我军事防卫威慑能力所达范围必须也随之拓展。这样才能给国家利益拓展提供支撑。正如《克林顿回忆录》中所言,“每当美国利益遭到威胁时,美国人民都会呼喊,我们的航母在哪里?”
——————————————————————————–
国人“心中”的核心防线
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我们有时看不到“有形”的危机,但“无形”的危机却时时在身边。借用苏联一位哲人的话――“也许,你对战争毫无兴趣;但是,战争对你兴趣甚浓”,“也许,你对危机毫无兴趣;但是,危机对你却兴趣甚浓。”
中国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但也绝不能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我们全体国民建立起了心中的国防线,我们才有了一个真正强大的国防线。▲
(02)★”美联储之忧”预警 中国需提防美经济”阵痛”外部化★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578&typeid=14
   国际金融报: 在经济全球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先天下之忧而忧”对中国经济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洪流中保有防微杜渐的惊醒和理性不无裨益。实际上,岁末年初以来,作为世界领头羊的美国经济一直暗潮涌动,美国经济运行中积聚的大量风险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有可能一并爆发,这不仅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转变,也会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不容小觑的经济共振。
  实际上,美国经济表面光鲜的增长数字后面是日积月累的脆弱。也许,我们对美国经济最大的误解在于,当货币政策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换取经济增长之时,我们却在为美国经济挣脱经济周期的桎梏而赞美不已。从宽广的历史视角审视美国经济,在过去几年里它本来应该处于经济周期的一个波谷,实际上,由于就业创造能力的缺失,美国个人实际收入增长一直乏善可陈。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在过去4年里美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仅为12%,远低于过去正常时期20%的平均水平。令人吃惊的是,收入增长放缓并没有让美国人克制消费的冲动,是什么在支撑着美国人的奢靡呢?毫无疑问,答案是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通过将真实利率长期置于负数水平,美国货币当局在证券市场泡沫破灭之后又悄然无声地营造了房市泡沫,不动产价格的飙升刺激了抵押消费的增长,天性乐观的美国人用透支未来的方式维系着今天的繁华。
  格林斯潘曾在1996年12月创造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名词:“非理性繁荣”,这个词当年只是用来形容泡沫化的股市,令人无奈的是,这个词用于今天的美国房市,甚至整个美国经济都绝不为过。哲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件事无法永远持续,那么它必将中止”,这条哲思在金融市场中也是一条自然法则:“是泡沫就一定会破灭。”关键在于,泡沫破灭需要的是时机,而美联储主席交替这一比之总统交替更为难得的人事变动就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引爆点。
  1月31日,美联储主席被提名人伯南克的任命案可望在美国参议院正式表决。虽然名义上伯南克还有被否决的可能,但众议院财政委员会1月17日竟公告,排定2月15日“听取伯南克的美联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种种迹象表明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将在月底成为事实。
  历史证明,美联储主席交接之时也是美国资本市场最脆弱的时期。1987年8月11日,格林斯潘接任沃克执掌美联储,就在两个月后,1987年10月16日,道琼斯指数第一次在一天的交易中下跌100点以上,而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骤然来袭,指数狂降508点,并呈现出“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卖,没有买,一日跌幅高达22.6%。
  一旦美国房市在2005年版美联储易主之后出现类似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经济将受到巨大冲击。加之日本、中国等美国国债持有者近来纷纷出现了减持的势头,美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两大来源:国外融资和国内需求都将后继乏力,这给美国经济复苏蒙上了巨大阴影。
  更为关键的是,伯南克比之格林斯潘更加能够“容忍”资本价格的泡沫化,这意味着如果房市没有崩溃,他将以无视的姿态大力推行通胀目标区之类的货币政策改革;而如果房市崩溃,那么他不会像沃克那样以铁面无私的姿态加速泡沫挤出,而更可能会用降息的方式减低经济阵痛。
  美国经济在美联储主席交接之后可能出现的风险释放,以及美国货币当局在变化发生时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都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隐忧。首先,美国房市崩溃很可能像1987年的股灾一样,迅速波及国际市场,对于同样存在房地产泡沫的中国而言,这种风险的国际传染增加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
  其次,美国经济的可能受阻以及美国政策取向的可能变化都会放大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潜在风险。从中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重要数据,特别是高额顺差、外汇储备和居民存款来看,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较强的“外需依赖性”,这种结构上的不足本身就是脆弱的。而美国经济一旦受阻,那么来自美国外需的突然减少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而且从以往伯南克对顺差的论调来看,美国政策层可能在内部经济激变之时通过增强贸易壁垒的方式将美国经济阵痛外部化,这无疑也会给贸易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国经济带来较大伤害。
无论如何,以国际视角审视中国经济内部结构和美国经济潜在变化,中国经济的“美联储之忧”不容忽视,对此保有未雨绸缪的态度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性选择。 ▲
□ 程实/国际金融报
(03)★香港学者撰文分析:亲民党发生出走潮的原因★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873&typeid=14
华夏经纬网: 台湾亲民党“立委”李庆安和台北市“议员”王欣仪日前先后宣布重返国民党,正式拉开了亲民党新一波出走潮的序幕。
其实,随着“马英九现象”的持续,过去大半年来国民党对亲民党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尤其是前亲民党立委周锡玮在马英九的加持下当选台北县长,国民党对亲民党的致命吸纳已成为必然。摆在亲民党人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加入国民党以延续政治生命,或是继续留在亲民党静待该党泡沫化。
深入分析,亲民党人“弃橘投蓝”只不过人之常情,无可避免,原因如下:
一、县市长选举,亲民党候选人全数败北,而国民党候选人则大败民进党。台湾政治一向讲“西瓜偎大边”,亲民党人也不例外,既然留在亲民党已难有前景,早点选择加入国民党,不但符合泛蓝选民的期望,更可为未来早作部署。
二、在效果上,宋楚瑜有意投入台北市长选举,也加速了新一波出走潮的出现。宋楚瑜已两度参选“总统”和副“总统”,也当过台湾省长,现在回头参选台北市长,使有意参选台北市长的亲民党中生代顿感沮丧,也使不少亲民党人感到,宋楚瑜的思维中只有个人的权力而没有亲民党的前途。
更何况,没有国民党的支持,宋楚瑜成功当选的机会渺茫,但留在亲民党的人士必须面对因“挺宋”而与国民党人为敌的政治风险。简言之,对不少亲民党人来说,宋楚瑜已成为他们的障碍和包袱,而尽早“弃橘投蓝”才能使他们得到解放。
三、针对今年底的北、高市长和市议员选举,国民党中常会已准备在本月25日修改内规,规定有意参选的人士,必须入党满四个月才能申请提名。面对这一改变,有意“弃橘投蓝”的亲民党人被迫提早重返国民党。此亦可反映出国民党的修改内规,其实隐含着加快收编亲民党人的策略考虑。
无论如何,亲民党新一波出走潮的出现,说明宋楚瑜已完全失了必须有的政治智慧。他参选台北市长的选择,展现出他更像是一位有如失去理性的赌徒性格。然而,不同调查机构所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台北市泛蓝选民似乎早已决定抛弃宋楚瑜,表示支持他的只有8%。以这样的选民投票倾向,宋楚瑜基本上已失去了与国民党讨价还价的本钱。
如果宋楚瑜还有起码的政治智慧,他应立即弃选,全力促成国亲合并,并为亲民党人在年底的北、高市长和市“议员”选举以及明年的立法院选举,争取最好的安排与出路。▲
•王家英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研究副教授 来源:《联合早报网》06/01/20]
(04)★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台湾民粹式“外交”★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886&typeid=14
华夏经纬网: 陈水扁去年曾爆出台湾十年内金援塞内加尔高达台币50亿元,“外交部”得知陈水扁抖出此事,纷纷摇头“叹为观止”。
塞内加尔是西非大国,更是台湾“邦交国”中的重量级友邦,故对塞国经济援助规模不小,特别是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因为有党营事业的大力支援,确实花了不少,但诚如退休大使陆以正所说,如此“爆料”,将在台湾仅有的25个“邦交国”中形成“比价效应”,台湾恐难满足它们的需索。
其实,台湾“外交部”或为满足民进党的意识形态或为摆平民进党内的派系斗争,已造成严重的“外交内政化”,进而导致做出缺乏专业的决策。
根据国民党“立委”公布的调查,陈水扁任内共任命四位外国人担任“中华民国”驻外使节。前年12月14日任命巴西籍的前“台独”联盟南美本部主席周叔夜担任驻巴西代表,但到去年11月初周仍未放弃双重国籍。而前驻加拿大代表陈东璧、前驻日代表罗福全、前驻美副代表裘兆琳,都是就任满一年才分别放弃加、日、美等国籍。
曾任“台湾人协会南美洲总会”创会会长的智利侨领陈吉民,自千禧年“政党轮替”以来一直是深绿的支持者,故被规划为新任驻智利代表,结果引发当地的台湾侨界陈情指控陈吉民不孚众望,最后在侨界强烈的反弹下,陈水扁才将人事案给“挡下来”。
去年台湾在国际间风头最健的事,其实是在“大西洋鲔鱼保育国际委员会”年会中,被日本和美国联手指控政府包庇渔民在公海超量捕鱼,还使用挂权宜旗船和“洗鱼”(编按:指以偷渡方式把违法超量滥捕的鱼货卖到外国,躲避稽查)等非法手段,故决议大砍台湾捕鲔的配额。就在国际制裁使台湾的远洋鲔鱼业面临崩盘之际,官员却说“没想像中坏”。台湾政府主管部门和高层决策者事前既监督不周,事后处理更反应迟钝。
去年5月,陈水扁访问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时,曾承诺援助该国500万美元(约816万新元)建造浮动码头及港口。未料码头建造完工后,马绍尔国会竟不领情,以违反环境影响评估为由,拒绝浮动码头运往马国。此又为没专业的“外交”案例。
事实上,去年台湾的“外交”已形同被美、中共管,最明显的例子为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9月发表题为《中国向何处去》的对华政策演说,3200多字的讲稿中有关台湾的部分仅42个字。
另外,“外交部长”陈唐山稍早曾说美国要台湾重提军购清单,这等于间接扯了“国防部”后腿,使“国防部长”李杰颇为不悦。稍后李杰在“立法院”答复无党籍“立委”李敖的质询时情急说出“日、韩也是看门狗”!算是令人开了眼界。
还有,《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在1月13日的社论对陈水扁的元旦讲话提出批判,认为他展现了和往昔一样的好斗态度,令台湾的国际盟友惊愕。
连日本都感受到台湾的“外交”危机,台湾在国际间将何去何从? ▲
•向骏 作者是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 [来源:《联合早报网》06/01/20]
(05)★本•拉登缘何突然抛出录音带?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967&typeid=14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于小青):在沉寂了一年多之后,涉嫌策划或制造美国“9?11”等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19日突然“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当天播放了据称是本•拉登本人的讲话录音带。在讲话中,本•拉登宣称要对美国本土发动更多的恐怖袭击。这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负责人说,本•拉登的录音讲话大约有10分种,但他们只播出了其中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在录音带播出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反恐专家立即对其进行了声音识别,并确认讲话者就是本•拉登本人。
  从“半岛”电视台播出的本•拉登讲话录音来看,本?拉登除了再次对美国发出恐怖袭击威胁之外,还提出“有条件地”与美国“休战”,并称双方在“休战”期间可共享安宁。2004年4月,本?拉登也曾对欧盟国家提出过类似的
“休战”要求,但遭到欧盟国家的严辞拒绝,因此,就谈话内容而言,19日播放的本•拉登讲话录音与以前的相比并没有多大变化。
  那么,本•拉登缘何会选在此时抛出录音讲话呢?
  自2001年底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当时的塔利班政权后,本•拉登一直深藏不露。据认为,本?拉登在过去4年中一直躲藏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的山区。由于美军的紧密追剿和大山的重重阻隔,穴居山区的本•拉登在向外界传递信息方面很不方便。因此,本?拉登在2004年12月的讲话录音中任命在约旦出生的恐怖分子扎卡维作为“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负责人,代其发号施令。4年来,外界围绕本?拉登是死是活猜测纷纷,不少人认为,本•拉登重病缠身或是受了重伤,已无力操控“基地”组织。因此,此次本•拉登讲话录音的播放,至少说明他本人仍然活着,并且仍在掌控着“基地”组织。
  有反恐专家认为,本?拉登在沉寂很长一段时间后再度抛出录音带,还有强化他个人影响力、加重自身份量的意图。另有专家认为,此次播放的本•拉登讲话录音,其中可能隐藏有对美国发动新的恐怖袭击的暗号。
  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出本?拉登讲话录音三个小时后,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便做出了回应。他重申,美国绝不会与恐怖分子进行妥协和对话,美国将会继续追剿“基地”组织残余分子,并最终将其绳之以法。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本•拉登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很难指挥“基地”组织再次在美国本土发动恐怖袭击,因此,本?拉登讲话录音的抛出,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对人们特别是对美国人心理的影响上。▲ (稿源:国际在线 06/01/20) 
(06)★美军大幅减员, 五角大楼仍称:可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4982&typeid=14
  新华网消息:毒品、性问题与肥胖造成美军大量减员。由于伊拉克战争在国内引发的反战风暴,征兵工作更加困难,对新兵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但五角大楼仍称美军可同时打两场战争,可应对世界上的任何危机。
            军队连年大幅减员
  阿根廷《号角报》18日发表文章说,毒品、性问题与肥胖造成美军大量减员。五角大楼提供给媒体的文件显示,每年离开军队的美军人员从2002年的8.7%上升到2005年的10.5%。美军士兵减员数量从2002年的11.8万人升至去年的13.7万人,其中包括服役期满的退役人员,军官减员数量则从2002年的5619人上升到了2005年的7500多人。其中,在退役之前因能力不足或滥服毒品等各种原因离开军队的人员数量,普通士兵从2002年的5.8万人上升到了2005年的6万多人,军官从1011人上升到了1280人。尽管不同军种的士兵离开军队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总体表现差”(指偷窃、打架等行为)一直是个最常见的理由。最近一段时期,某些造成减员的因素上升到了10年来的最高点,其中怀孕和生儿育女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减员的主因。吸食毒品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士兵被开除出军队的原因,从2002年起增加了40%。去年有1986名美国陆军士兵因吸食大麻、可卡因、迷幻药及其他非法毒品而被逐出军队。另一个加速减员的原因在于体重达不到要求。陆军是军队系统中要求最严格的,去年因超重而开除了3285名士兵。此外,同性恋等问题也是美军士兵减员的原因之一。 
            征兵难题依然无解
  法新社报道说,美国陆军18日表示,它已将应征入伍者的最大年龄限度从35岁提高到42岁,并将签约服役者的奖金翻一番,升至4万美元。现役军人重新入伍可以得到的奖金也从原来的6万美元增加到9万美元。陆军的这些最新举措是其在过去一年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的一部分,目的是想在当前面临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的背景下摆脱征兵困难的局面。陆军没有完成2005财政年度征召8万名新兵的目标。征兵人数已经有所增加,但是伊拉克战争使得对新兵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陆军还将最高入伍现金奖励额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其中现役部队为每人4万美元,后备役部队为每人2万美元。
            声称可应对世界上的任何危机 
  据法新社报道,五角大楼称美军能同时应对两场冲突。美国国陆军部长弗朗西斯•哈维18日说,美军虽在伊拉克投入了很多兵力,但至少还将能部署15个战斗旅,以应对世界上的任何危机。
  哈维对新闻界说:“很清楚,如果总统要求我们做,我们就有能力投入战斗,应对任何冲突。”
  美国与伊朗在德黑兰的核计划问题上的潜在危机,使美国陆军能否应对伊拉克冲突以外的任何新的重大冲突的老话题又有了现实意义。目前,美国陆军兵力为48.7万人。
  据哈维说,陆军正在进行的调整将主要体现为增加战斗旅的数量。他说,现役战斗旅在今后6年内将由目前的33个增至42个,比预定的少一个。至于国民警卫队的兵力,它将由15个旅增至28个旅,比预定的少6个。陆军改组旨在改变部队的轮换节奏,以便使一个现役旅3年中仅有1年被部署在战斗地区。
  哈维说:“尽管我们现在已部署了18至20个旅,但是随着陆军结构的调整,我们还能将18至20个旅投入战斗。”不过,他承认,目前,更为接近现实的数字是,陆军还有15至20个旅的兵力。▲
(稿源:新华网 06/01/20) 
(07)★一位海外华人质问:谁在误导中国人艳羡美国?★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5170&typeid=14
【万维读者网】2006年01月19日: 美国新闻界强烈的一致意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凡是美国做的事都是对的,和美国不一样的想法就是错的,不照美国规矩行事的国家都是邪恶的。这一点从美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来。在国内的时候,时常到各大网站的论坛逛逛,发现不少人有很深的“美国情结”。
但我到了美国工作之后,再去浏览国内论坛对美国的种种说法,发现其中更有许多自以为是的误导。
误导之一:美国的繁荣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繁荣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经过一些人的加工想象,美国已经成了每个角落都闪着金光的风水宝地。实际上,美国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整体生活水平较高,但贫困问题一直是一大困扰。在美国的各大城市,都有规模不小的穷人区。首都华盛顿的闹市区,街道两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是那些拿着纸杯子要钱的穷人。美国人的概念是,你穷是因为你懒,没有必要同情。政府给他们发食品券,提供低价住房。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被忽视。穷人区的房子年久失修,学校是最差的,秩序混乱,抢劫、枪杀,层出不穷,新闻媒体不报道,警察也懒得管。在那种地方住着,永远是在社会最底层。要是不愿意认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当兵,如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即是最成功范例。二是当体育或演艺明星,比如乔丹。但这种空前绝后的成功故事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上演,绝不仅限于美国。而且穷人区几乎清一色是有色人种,不能不说有种族歧视的成分吧?
误导之二: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无原则崇拜这里面还包含着一层误解,就是什么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无拘无束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体现。自己做了什么事,受到社会舆论压力,往往会来一句“这要在美国,算什么呀!”其实,只要在美国住的时间稍长,就可以明显地感到,美国社会的阶层分得很清楚,主流社会概念清晰。主流社会控制着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影响力强大,他们的孩子也基本上生下来就被决定了今后的生活道路。美国的生活方式,绝对不是片面的吃汉堡,喝可乐,听摇滚,快车,随随便便地结婚离婚。看看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和夫人劳拉,再看看尼可•基德曼,怎么可能下结论后者就代表美国的生活方式呢?
误导之三:美国的自由,特别是新闻自由这一点在国内,是误解最深,也是争论最大的。“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之类。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大原则下进行的。那就是美国新闻界强烈的一致意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凡是美国做的事都是对的,和美国不一样的想法就是错的,不照美国规矩行事的国家都是邪恶的。这一点从美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来。平时的报道看起来五花八门,包括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都敢往外揭。但是如果事关国家利益,主流媒体就会众口一词,一致对外。科索沃战争时期,有过任何一点质疑么?美国主流媒体负责人自己都说,每天早晨一上班,头等大事就是看《纽约时报》的社论。不为别的,就是要为自己的报纸“定方向”。美国媒体平时各说各的话,背后其实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一个是党派利益,一个是经济利益。尼克松和克林顿,就是当了党派之争的“炮灰”。
误导之四:美国的政治美国的政坛就像一个大舞台,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于是我们一些同胞就看戏入了迷,以为美国政治真的那么透明,那么干净。再一提到国内的贪污腐败,就更痛心疾首了:“看看人家!”这让我想起《围城》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贪官不肯放下身段去偷钱袋,是因为钱袋里的钱太少,根本不值一偷。同样,美国大致是不会出贪污腐败案的,因为美国的政界人士几乎根本不用腐败。首先,你要是没钱,根本就从不了政。要想当官,不论哪一级吧,总要竞选,竞选就要有经费,就要拉赞助。赞助拉得多,以后高升的希望就大。做到州长的,哪个背后都得有几个响当当的大财团。总统竞选就更不用说了。其次,所有从政的人,从政坛退下之后,都自己“下海”或是做顾问,根据在任时的级别,收入各有不同,但都极为可观。这些人靠的,全是当初政坛上的老关系。美国还有一些团体专靠吃政治饭发财的。他们举行各种集资晚宴,每个桌上请来各路政坛人士,再留一些空位给各大公司。每个空位都有明码标价,要想参加的公司就要掏钱。集来的钱,用于竞选,搞大型活动等等,提高政界人士声望。所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完全用不着背后塞钱送礼,而是把腐败公开化,合理合法化了。
被误导的深层原因其实某些误导,只要用自己的头脑冷静思考,是不难化解的。但是我们有不少人,偏偏愿意相信道听途说而来的东西,而不愿认真地做一点研究。这其中,是有一些深层次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近百年来根植于部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自从鸦片战争打破中国人的唯我独尊之后,对“洋”的东西既崇拜又恐惧的心理在长时间主导着部分中国人的意识。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国门一开,难免让我们认为“月亮都是外国的圆”了。改革开放不过20多年,我们取得的成就应该说有目共睹。但用20多年的时间完全改变国人的心态,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何况,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种差距可能激发的,一种是迎头赶上,奋发图强的斗志,但是更多的,恐怕是慨叹己不如人的自卑了。有人往往会用人家的优点来比自己的缺点,越比越比出了自己的不行。一旦听人说美国的缺点,就斥为谎言,甚至一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架式,比别人说了中国的坏话还要生气。
第二点原因,在于我们的部分宣传媒介多年来有一些误导。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部分媒体出于一种希望,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先进的一面说得多,希望我们学习的一面说得多,给人的感觉好象整个美国都笼罩在玫瑰色当中。近几年,中国报刊大发展,又介绍了不少有关美国的另类生活方式,又使人觉得似乎美国人个个“酷毙”,搞得我们国内的主流社会倒像另类。
另一部分的误导,来自于翻译小说。读得多了,我们会以为洋人个个温文尔雅,偶尔气急了说句“该死”,还要自责骂了粗话。想起当初在大学课堂上,老师突然来了兴致大讲英文中的粗话,我们立刻目瞪口呆。原来所有的粗话都可以在汉语中一一对应,有的甚至更加难听。前一阵读黑马的一篇文章,说到他正试图用北方乡村方言翻译英国诺丁汉的人说话,不禁拍手叫好。
第三点原因,还在于海外华人对国内的误导。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创业艰难,大部分留学生过得也相当艰苦。有人终于熬出头来,回家的时候,以一比八的汇率将美元换成人民币,隐去在餐馆打黑工的日子不提,单捡当今的好日子说。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点最为有效。还有人即使说现在的日子,也添油加醋。比如说自己买了一座大HOUSE(房子)。只要跟华人多打打交道,就知道很多人的大HOUSE分期付款还差很多没有还完,上面租出去给人住,自己全家挤在地下室里。混得不好的,往远了说,一去几十年没有消息;往近了说,如今的留学生,很多连封信都不给家里写,还编出众多理由,包括出国多年,已经忘了怎样写中文之类的离奇说法。说得不客气一点,在美国的华人,要不扎在各地的唐人街和中国城,要不扎在各大学的实验室里打工,挤入主流社会的寥寥无几,他们说的美国,有多少可信度?▲
(08)★希拉克在吓唬伊朗还是暗中警告布什不要对法国乱来★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45172&typeid=14
希拉克在吓唬吓唬伊朗还是不得不暗中警告布什不要对法国乱来?希拉克用法国有限的核力量在警告伊朗吗?有必要吗?伊朗受到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在门口前面飞扬跋扈的美国大军,并非欧盟的三头马车,道理很清楚。
即使侥幸像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样混过关,伊朗变成了核国家,也不会无知到把法国当成主要敌人。霍梅尼当年是在法国韬光养晦了许多年,像施哈努克亲王在中国一样,最后因为美国支持的好大喜功的伊朗国王脱离群众,不成气候,他才有机会从巴黎赶回去赶走伊朗国王。因此,法国对现今的伊朗的伊斯兰教政府可以说仍能有功。法伊关系如果恶化对立,那也应该是在美国又有力量把伊朗国王的儿子扶回去之后的事,不会在现阶段就会发生严重交恶,而令到法国必须用自己的核力量来吓唬内贾德。
伊朗这个波斯古国有将近7千万人口(比4千多万人的韩国还大一号),以及拥有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美国人也知道,伊朗的尺寸是和萨达姆的2千多万人口的伊拉克有点差别。萨达姆在80年代其实是美国扶植的走狗,其时的两伊战争能一打七,八年,伤亡百万,主要是美国在给萨达姆撑腰。伊打伊,有美国的中东战略部署的影子在作祟。萨达姆也因此可能认为给美国出了力,自恃对美帝国主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后来对两布父子不卖帐。美国大老板为着自己的利益,要收拾他还是给收拾了。这么一来,也令到美国苦心经营半个多世纪的势力阵营的许多忠心耿耿的追随着不得不感到心寒和要卷包袱。
法国国土面积虽然不是很大,只有5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却比30多万平方公里的德国和日本大了不少。 法兰西的5千多万人口却又比德国的8千万人及日本的1。2亿人差了一截,但是法国有原子弹,日本和德国没有,这还是有一点不一样。欧盟尽管已经是一个盟,共同市场可以共同,每个国家的原子弹是不愿拿出来共享的。
以法国的国土面积来看,根本没办法打核战争,所以据说法国的300多颗原子弹的百分之八十是藏在深海里的核潜艇, 希拉克前天去视差和说大话的地方也就是法国海军的潜水艇基地。
冷战时期戴高乐从北约撤出来自己管理的的核弹当然是用来威慑苏联,现在就不知道是对准哪里。80年代初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和苏联竞争,也像在整欧盟经济似的。据说法国当时也搞了一些射程只有3百公里的短程核弹,战术安排是要等苏联红军打到了莱茵河东岸才派上用途。这一来急得德国哇哇叫,要和法国翻脸。看来法国二战后能及时在美国的势力范围内搞出自己的原子弹是不简单,也真的很有必要。冷战结束之后,据说法国也把短程核导弹销毁了,但是潜导还是不能收摊。今天世界盗贼横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美国今天骂这个恐怖分子,明天打那个恐怖分子,也不知道谁才是真的恐怖分子。法国总统需要有几个弹来给自己压压惊,并且首次表明,法国的核弹头并不只是发挥理论上的威慑作用而已,是可以真刀真枪地使用的。任何恐怖主义国家如果敢向法国动手,他大概也是准备牺牲巴黎以西的所有的城市(巴黎以西的最大城市是伦敦),拼一拼的。好样的希拉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