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遏制任何对手、不搞先发制人

改变人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57-62)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 苦入苦,从冥入冥。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今 日 看 点 : 2007-06-17 ▲◆★●■

专家解读胡总治军 备战 慎战 敢战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706/0613_17_134303.shtml
中央力挺香港3大秘密事件官方曝光了!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41225
中国能遏制任何对手、不搞先发制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742
中国正在研发反隐形技术/严重威胁美战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750
美监听站遍设中国周边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7/06/others070614ze.html
中国发展军力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http://blog.sina.com.cn/u/4b75189d0100097q
美国秘密组建卫星快反部队防太空武器攻击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6-14/0807449467.html
中国“电子飘雷”成航母杀手 通过国家专利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798
美称中国窃密者来自国家力量 制定组建网军计划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857
美与日本密集磋商/积极打造反导同盟对抗中俄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799

专家解读胡总治军 备战 慎战 敢战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706/0613_17_134303.shtml

2007年06月13日 学习时报

核心提示: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刘继贤,最近在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解读胡总治军思想,论及中国军事变革时指出:既不轻易诉诸武力,又要做到敢於应战。要处理好备战、慎战和敢战的关系,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学习胡锦涛军事变革思想的认识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刘继贤

从我国我军来说,把当代进行的军事变革称之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那么,如何认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基本含义呢?概括起来说,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人类社会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实行质量建军、政治固军、科技强军、依法治军、科学管军,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逐步把我军建设成为信息化军队,逐步具备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祖国统一服务,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胡锦涛同志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都很重视,就这个问题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主持中央工作以后,新一届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他指出,我们要加强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研究,把握趋势,揭示规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之后,就提出要深入研究如何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完成好机械化信息化双重任务的问题。他指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能不能完成这项战略任务,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安全统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密切观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从国情军情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路子,努力夺取国际军事竞争的战略主动权。胡锦涛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践依据和思想武器。

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回答“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形势与应对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创新。军事领域作为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是最需要创新精神的领域。依靠创新推进军事变革,既是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形势的客观存在,也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应对思考的必然选择。那么,依靠哪些方面的创新推进军事变革呢?主要的是要依靠技术、思维、制度、作战、训练、管理和理论等方面的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 一、依靠技术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技术是基础。恩格斯说过,技术决定战术,在现代条件下,技术不仅决定战术,而且决定战役乃至战略。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注重依靠技术创新。在推进新军事变革的进程中,虽然各国的情况不大一样,但是依靠技术创新推进新军事变革却是共同的做法。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素有崇尚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传统,其做法更具有代表性,概括起来是“三个注重”,即注重抢先发展、注重信息主导、注重民技军用。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同样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我们不是唯武器论者,相信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忽视先进武器的作用,一向高度重视尖端技术的发展。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既是必然的选择,又是重要的方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属于后发展国家。这就决定了技术创新不能走“抢先发展”、“渐进发展”和“跟进发展”的道路,而是要走“自主式发展”、“跨越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军事技术,以创新的军事技术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握好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 第一,集中力量自主创新关键技术。

20世纪60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成功地研制了“两弹一星”,这就是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集中力量,卓有成效地研制了一批“杀手锏”装备。但应看到,我国军事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必须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实行重点突破,力求关键技术有所创新发展。

▲ 第二,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对于这个问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实践证明,只买别人的东西也是不行的,完全依赖别人的东西是靠不住的。最好的办法是该买的还是要买一些,但对买来的东西要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变成自己的管用的东西。

▲ 第三,在科技强军战略指导下完成技术改造。
军队要实行科技强军战略,努力把科学技术融入军队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增强军队战斗力和提高建设效益的推动力,成为渗透于决策、指挥、训练、管理、保障等各系统的主导因素。

★ 二、依靠思维创新推进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思维是首要。思维依旧,谈何变革;思维陈旧,无法变革。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步伐,要做的事情虽然很多,但要注重更新思想观念。面对军事变革的新情况,要克服陈旧的落后的思维方式,努力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不注重创新军事思维,是难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创新军事思维,用创新的军事思维成果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行以下“五个转变”是很重要的。一是实行由机械化军事思维向信息化军事思维的转变;二是实行由要素型军事思维向体系化军事思维的转变;三是实行由单向型军事思维向多向型军事思维的转变;四是实行由封闭型军事思维向开放型军事思维的转变;五是实行由保守型军事思维向创新型军事思维的转变。在这“五个转变”中,尤其要注重实行前两个转变。

▲ 第一,实行由机械化军事思维向信息化军事思维的转变。

为此,要做到“一个破除、三个认清”。“一个破除”,就是要破除根植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思维方式。“三个认清”,一是要认清信息和信息力是构成战斗力的最重要因素;二是要认清信息优势是最大的军事优势和作战优势;三是要认清军事信息技术是最关键的军事技术,是研制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对机械化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的技术基础。

▲    第二,实行由要素型军事思维向体系化军事思维的转变。

要素型军事思维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
产物,其实质是在解决和处理军事问题时注重个体要素,而关注整体全貌不够。随着军事实践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信息化战争的非线性特征日趋明显,军事思维方式就必须随之改变。应当看到,体系化军事思维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建设信息化军队和实施信息化战争所要求具有的思维方式,其实质是用“大系统”的观点来处理军事问题,科学地组织军队建设和军事活动。▲

中央力挺香港3大秘密事件官方曝光了!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641225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发表日期:2007-06-13: 协助三任总理、主管港澳事务20多年的国务院港澳办常务副主任陈佐洱,昨日在北京与香港记者座谈时,首次披露三件往事:保护香港财政储备、董建华首次求助中央借用深圳机场、中央助港抗非典,细述中央及国家领导人对香港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牵挂。

  陈佐洱感慨地指出,在“一国两制”大方针下,中央政府涉港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四个字——繁荣稳定,除此以外,中央别无所求,也别无它求。

  ★ 借深机场应急中央日半解决

  香港文汇报报道,陈佐洱11日傍晚出席在京香港记者座谈会,与30多名驻京港记共庆香港回归10周年。会上,在“深圳机场助港货运”事件中曾经在一线亲自指挥的陈佐洱,首次详述中央分秒必争,一天半解决香港货运危机的内幕。

  ★ 朱镕基钱其琛即批覆  

 他说,1998年7月初,香港新机场刚刚启用,不料电脑的货运系统发生故障,令香港空运一度陷入瘫痪。7月14日下午,国务院港澳办收到香港特首董建华的求助信,希望中央政府出面协调借用深圳机场的一部分,解决香港货运问题。陈佐洱表示,这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董建华第一次向中央政府提出请求。

  当天下午,港澳办主任廖晖便将董建华来信和港澳办意见报送国务院。15日上午,朱镕基总理和钱其琛副总理即批覆表示要全力支持。15日下午二点,廖晖便召集民航、口岸、边防、质检等部门负责人到港澳办开会。面对刚刚成立的香港特区遇到困难,各部门二话不说,纷纷表示全力支持。四点钟左右,会议结束,陈佐洱便受廖晖主任委托致电董建华,约定16日上午九点,特区派代表团到深圳,具体协商借用事宜。

  与此同时,陈佐洱立即带领各部门负责人直奔首都机场。当陈佐洱一行在广深高速公路上时,便接到北京来电,国务院已批准有关应急方案。钱其琛副总理并指示,一定要好好完成任务,认真细致地做好各方面工作。

  ★ 为相关人员大开绿灯

  陈佐洱一行抵达深圳,与各部门形成方案,将深圳机场专门划出一块封闭区域供香港使用,并保证所有货物免检,于45分钟内经专门封闭通道从深圳出境。同时,为方便香港及外国机组人员赴港,飞机维修等问题,特别为这些人员提供免签、免检等便利。陈佐洱说,他们甚至考虑由500名武警穿搬运服,专门负责装运,以保证所有货物不出问题。

  16日上午,当香港特区政府代表团赴深圳洽谈时,解决方案已全部形成。陈佐洱坦承,短短一天半中,中央各部门以及广东省、深圳市对香港的支持,令所有人深深感动,体现了祖国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传统。

    ★ 与英方力争 留4575亿储备

  作为香港回归过程的亲历者,陈佐洱回忆,香港进入政权过渡期时,新的特别行政区应具有多大的财政储备是当时中英谈判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特区政府尚未成立,只有中央政府代表特区利益与英方进行谈判。90年、91年前后,谈及新机场建设时,英方表示,回归时港英政府交给特区的财政储备是50亿。

  ★ 鲁平与英方严词交涉

  时任港澳办主任的鲁平与英方进行了义正词严的交涉,他向传媒吶喊三声:“50亿,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后来,经过中方强力争取,待中英签署有关新机场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签署时,特区财政储备增到了250亿。

  陈佐洱坦言,当时中方有一个考虑,由中方管理的香港土地基金有700至800亿,再加上这250亿,特区至少将有千亿以上的财政储备。当特区政府当家、开张时勉强够用。

  随着过渡期中英双方谈判进展,内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使香港在过渡期的后半段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动力。因此,回归时,由中央政府交给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达到了4,575亿港币,中央及特区政府都放心了。他表示,有了这个“家底儿”,1998年香港才能重拳出手,击退国际金融大鳄对香港的冲击。

  令陈佐洱难忘的还有香港面临SARS危机时,中央及国家领导人对香港的殷切关怀。他回忆道,2003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广东时,在深圳会见了董建华。胡总细致询问香港疫情,临走时,他对董建华说,你回去后,缺什么东西开一个单子来,中央政府一定全力支持。

  ★ 内地紧缺 照单供给

  不久,港澳办接到香港特区政府送来物质单,都是急需的医疗用品、防护用品。胡总和温总均亲自批示,要求港澳办牵头,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一周之内,保质保量,全部无偿照单供给香港。

  陈佐洱坦率地说,单上所列物品,当时在内地同样紧缺。有一种香港需要的防护衣,由于拉链在后,与内地样式不同。港澳办紧急协调,几家工厂日夜加班专门为港生产。还有一种防护眼罩,全世界只有德国一家工厂生产,每月产量仅一万个。香港特区当时需要五千个,港澳办协调财政部、卫生部等几个部门动用外汇去国际市场上采购。就这样,在一周内,内地将所有香港需求的物质筹集齐备,由港澳办主任廖晖代表国务院无偿赠送给特区政府。

    ★ 抽调200名护士候命

 陈佐洱还披露,中央担心香港医护人员不足,由卫生部从无SARS疫情的省份抽调了200名护士,脱离医院,专门集中训练,随时准备支援香港。这200名护士待命了两个月直至香港疫情减退后,才解散回到各自岗位。

  陈佐洱表示,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自己有很多感想,也有很多话想说。其中有两点最深的体会:一是在“一国两制”大方针下,中央涉港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四个字——繁荣稳定;二是国家领导人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始终将香港放在心中。

  此次座谈会由国务院港澳办联络司主办,联络司司长华建主持,8位港记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

中国能遏制任何对手、不搞先发制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742

    文章提供 于 2007-6-12   文章作者: 陶社兰: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海军少将杨毅今天指出,中国的军事力量作为一种战略防御力量,要能够遏制任何对手,使他们不敢轻易对中国进行军事讹诈和军事侵略。中国的军事力量是在国
家利益受到侵害时进行反击。战略上后发制人,决不主动打第一枪。

  针对近期一些国家的有关部门,特别是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中国在考虑使用核武器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言论,杨毅在接受本社记者访问时做上述回应。

  他说,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坚持防御型的军事战略,中国的军事力量不会用作进行战略扩张的工具,也不会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动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权利或者不应该发展进攻性军事能力,中国的军事能力建设必须是攻防兼备型的。需要指出,中国攻防兼备的军事能力有别于历史上的其他国家,决不是用来推行“炮舰政策”和强权政治,决不是使用这种军事力量去侵略和欺压别的国家。同时,也决不让那些胆敢使用军事力量伤害中国人民利益的敌对势力逃避惩罚。

  杨毅指出,中国的核战略更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现有国际社会公认的五大核国家中,中国的核武库规模最小,也是唯一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同时还坚持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坚持自卫反击和有限发展的原则,着眼于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核力量,确保核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保持核力量的战略威慑作用。

  他强调,中国发展核力量是极为克制的,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现在极少数人炒作中国最有可能利用核武器进行先发制人打击,不仅混淆视听,倒打一耙,更是企图对中国发展军事力量,特别是发展精干有效的核力量进行“先发制人打击”式的舆论围剿。▲

中国正在研发反隐形技术/严重威胁美战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750

    文章提供 于 2007-6-12: 有人认为这可能对美隐形战机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6月11日文章题:中国正在研发反隐形技术(作者 温德尔•明尼克)

  中国正在研发新型雷达和其他先进系统,准备用来探测和定位F-22“猛禽”、F-35“闪电Ⅱ”、F-117“夜鹰”以及B-2“幽灵”等可以躲避雷达探测的美国隐形飞机。

    中国正在研发新型雷达和其他先进系统,准备用来探测和定位B-2“幽灵”等可以躲避雷达探测的美国隐形飞机。

  亚洲和美国的一些中国问题观察家发现,中国已经加强了反隐形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入了无源双基地高频远程雷达的采购和制造的力度。

  中国还通过间谍活动来取得对抗美国隐形技术所需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中国不必费多大力气就有可能追踪到B-2型轰炸机,B-1型轰炸机,F-15型战斗机和空基巡航导弹。

  一名曾作为武官长驻中国的美国官员说,中国的反隐形计划已经开展了至少10年,这可能对美国的隐形飞机造成严重威胁。

  在华盛顿工作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迈克尔•皮尔斯伯里说:“在中国,有许多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和著述,其主题要么是论证反隐形技术对中国至关重要,要么就是讨论发展反隐形技术所需的最佳技术组合。”

  皮尔斯伯里说,中国现有的技术估计只能对有关研究产生短期效果,然而,一些中国人写的文章,建议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来搜集隐形飞机上反射回来的极度微弱的调频广播和电视节目信号。他认为,这样的建议更能起到促进作用。

  他说:“这样的一套系统不需要新的发送装置,它可以利用这个频率范围内国家现有的网络。”

  位于华盛顿的国际评估和战略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理查德•费希尔说,中国的研究一直侧重米波无源超视距雷达和红外线隐形技术反制措施,譬如它从乌克兰获得了4套“铠甲”无源探测系统。

  上文提到的前美国武官说,隐形飞机仅仅是比较难以探测到,这决不意味着无法发现。

  他说:“探测隐形飞机并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地方。对于有源雷达系统来说,这就是个存远距离范围内找到小目标的问题。这需要的无非是大量动力、―套超低的频率以及较大的阵列或功率孔径积。在高频有源雷达领域,中国也一直在下工夫。确保能对小目标飞行器讲行预警探测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提高雷达的高度,使之能够克服视距限制。这样,装配了雷达的高空气球或者系留气球就派上了用场。”

    2004年初,捷克ERA公司曾与中国签署了总额为5500万美元,向中国出售“维拉”雷达系统的合同。但是在美国强烈要求和外交压力下,捷克政府取消了这一合同。▲来源: 人民网

鲜为人知的故事:许家屯当年携二奶外逃美国内幕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2791

    文章提供 于 2007-6-13: 1983年起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的许家屯,在1990年突然退休,同年更逃离香港,长居美国。外界一直说他的出走,是情非得已。

  作为目击者之一的周南,却道出了当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周南在新书《周南口述:遥想当年羽扇纶巾》中回忆,1989年姬鹏飞找他,说最高领导要他去接替许家屯。但上任后不久,就发生了许家屯出走叛逃的事件。他形容许家屯到香港后,降服于物质诱惑下,组公司把亲属塞进去,结果公司破产,亏了公家,肥了自己。当年港人签名反对大亚湾核电站选址,许家屯一惊,就发电报给中央建议迁址,结果给邓小平驳回去。1989年中央要调回许家屯,但许家屯声称调走他可能引起香港股市波动,想赖着不走。最后却和“二奶”一起逃跑。

  周南的言词间,不仅流露对许家屯极大不满,更看到他对当年有人叫他向许家屯学习,气在心头。以下为有关内文节录:

  ▲ 一亿美金组公司后破产

  许家屯贪图物质享受,到了香港这花天酒地的地方,很快就投降了。他向赵紫阳要一亿美金,说是要按香港方式办企业,取得经验。他组织了一个公司,把自己的亲属都塞进去了,结果公司破产,亏了公家,肥了自己。

  后来,各方面对他反馈的意见到上面,大概是一九八七年,反映给姬鹏飞,就让他回来,开过一个小会,港澳办的人给他提意见,我也参加了。每次会议还出简报,他很紧张,以为要撤他。后来又发生了几件事情,一个是大亚湾核电站。那时候有的国家的核电站出了点事故,但是总体上是安全的。香港的一些人就趁机鼓噪,说大亚湾离香港太近,出了事故会殃及港人,搞签名运动,说签名人达到了多少万了,向我们施加压力。

  这个时候,许家屯害怕了,他给中央发电报建议迁址,说否则的话还要闹得更大,签名要到达五十万人了。小平同志很不高兴说:他们那么一闹,你就迁址,如果将来再搞个签名运动反对香港回归你怎么办?你也让?把他给驳回去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